Lumia 1020与808PureView拍照体验详细对比很多媒体在给808与1020下成像表现结论时,颇为战战兢兢地说,808或1020的拍照水平有些时候甚至堪比小型DC——这应该是过于高看了卡片机的整体素质,或是不敢下一个他们认为过于“武断”的结论。808和1020跟一些高端的不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相比,当然没有任何可比性,大朗松山湖用PS创新广告设计,例如全画幅的索尼RX1;但在卡片机1/2.3英寸图像传感器漫天飞舞的世界里,许多中高端卡片机图像传感器也只有1/1.7英寸的尺寸,要干翻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对手,对808和1020而言也是留有很大余地的诺基亚宣称花了10年时间完成的一代PureView纯景技术首先是在2012年年初的808Pureview智能手机上实现的。实际上PureView技术的完整版本并不仅限于成像,这一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翻阅诺基亚的技术文档,实际内容还包括音频录制等。不过这篇文章中,我们仅探讨所对比这两款手机的成像素质和某些浅层的技术实现方式,重点内容仍在成像表现的探讨上虽然1/1.5英寸比1/1.2英寸小了大概30%,但要把这个尺寸的感光器塞进手机中也并非易事,我先前曾编译过一篇讲述1020当属工业设计奇迹的文章,有兴趣的各位可以点击观摩(点击这里)另外,随着BSI背照式图像传感器技术的推进,以及电子科技、工艺制程方面的改进,图像传感器尺寸缩小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像素质的妥协很多人认为,要论成像素质,在制造工艺和解决方案相同的前提下,公司宣传片拍摄应该看单个像素点的面积对比,而不是图像传感器的尺寸。808的图像传感器虽然有1/1.2英寸,但因为划分成了4100万个像素,所以单个像素点的尺寸也就只有普通的1.4m——而1020图像传感器也很大,达到1/1.5英寸,但仍然被划分成了4100万个像素点,单个像素点的尺寸更是只剩1.12m。我看到网上有人以此直接推断1020在某些成像表现方面将会很糟糕,比如宽容度。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索尼的背照式+堆栈式感光元件技术告诉我们,只要有新的解决方案,外加正确的技术手段,即便相同面积的感光器划分更多的像素,画质也会有提升。比如索尼去年主推的1300万像素1/3.06英寸堆栈式图像传感器,在传感器尺寸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像素感光区域的面积达到划分更多像素但成像素质仍有提升的目的,比过去的800万像素表现更出色——索尼的这块图像传感器随后被大量厂商的手机所使用,比如Galaxy S4,以及国内的许多手机制造商。Galaxy S4几乎表达出了这块传感器的全部水准,成像水平全面超越市面上的大部分手机设备,包括以单个像素点尺寸2m为宣传点的HTC One。足见像素点面积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迷思,下面的样张也会以事实说话1020的相机程序启动速度并不快,但也没有很多媒体形容得那么不堪,另由于在拍摄的解决方案上,虽然显示的是500万像素超采样的结果,但每次拍摄系统也都会留下4100万像素的原片,这使得按下快门后,系统需要一个时间进行照片的存储,不过这个存储过程的耗时依然可以接受,相比808以4100万像素拍摄会更快数码多曾经批评过808的拍照体验不佳,原因是速度不快、对焦慢1020的对焦速度相比808更慢——几乎所有的Lumia设备在对焦时都有一个很明显的来回推拉镜片的过程,影视视频制作这也意味着几乎所有Lumia设备的对焦效率都不如iPhone(单指速度方面,应该是对焦算法不佳)。有人说1020的对焦速度比920快,我就没有这种感觉,920我也用了有1年了不过特别值得表扬的是,1020虽然传感器的尺寸也很大,但最近对焦距离相比808要近很多——这可能是808被人诟病最严重的地方,即最近对焦距离甚至超过了20cm,这对于拍摄微距和特写题材的照片而言实在是很不利,镜头没有办法跟被摄物体靠得太近,否则就对不上焦1020的最近对焦距离压缩到了10 15cm的样子,虽然相比大部分手机摄像头仍然偏远,但考虑到其图像传感器尺寸大很多,但物理焦距又由于手机需要讲究轻薄性的关系无法做得太长,镜组在镜头中的位移距离就会短得多,能控制在 10 15cm也实在不容易了我感觉,808的最近对焦距离远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我在外出拍摄一些需要离被摄物体较近的照片的时候,首先就得迁就808,但实际上1020是可以靠得更近的——只是为了对比,不得不让1020也离得相对较远在这个问题上,诺基亚给用户的建议是,离得远一点也没关系,反正808支持无损变焦,通过变焦不就能把被摄物体拉近了吗?一样有微距的效果啊!——但实际上,物距是影响到构图和透视的,在更远的位置拉近焦距和在更近的位置用广角,拍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而且无损变焦需要损耗超采样的量,我个人就很不情愿去这么做谈到无损变焦的使用体验,下面一个段落有关808和1020的拍照超采样解决方案还会有更为详细的阐述,深度揭秘现代建筑摄影技巧之桥梁篇!单就使用体验来说,由于1020的硬件配置并不出众,所以取景时要进行无损变焦的过程很不流畅,这真的让人不爽——808的硬件配置更不怎么样,但无损变焦的平滑性似乎也比1020稍好,公司宣传片拍摄真是让人不理解啊1020所用的主芯片为老版的双核高通骁龙S4 Pro,无论是架构还是实际性能都无法与现在的骁龙600和800相提并论。而且实际上,这颗双核骁龙内部的 ISP图像处理器原本是不支持4100 万像素这么高的数据处理量的,诺基亚和高通合作重写了图像处理堆栈,或许这可以算是硬是给这颗芯片堆上了这么棘手的任务,所以导致1020的整个拍摄体验不算顺畅(有人说1020用了单独的图像处理器,谈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图形创意,这种说法是不靠谱的)不过实际上在使用1020拍照的时候,用户没有必要做无损变焦的操作,原因下面会谈到,这也是1020和808在超采样解决方案之上的差异至于测光,808和1020都还是比较准确的(不过下面有一些808的样张是在我不小心的情况下误操作+0.3EV,所以可能某些场景存在过曝的问题,照片中会标注),808 的测光相对偏激进1020支持点测和点触对焦的联动,所以在用户选择对焦点的同时,系统也会以用户选择该点作为整个画面的测光重点进行偏向该点的平均测光。808则不支持点触测光,所以在画面上点选对焦点也不会改变画面的亮度——目前808也只支持平均测光。1020 实际上也支持平均测光,如果用户启动相机程序后,不去点选画面上的焦点,而只用相机按键进行对焦和拍摄,则系统默认中心点为对焦点,并且只对整个画面做平均测光。所以下面的所有样张,为了公平起见,1020的大部分样张也是采用纯平均测光的方式拍摄的最后,808和1020都支持曝光补偿操作,步进0.3EV,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808支持4EV 的曝光补偿,而1020则支持3EV,前者具有更广的亮度调节范围。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该应用支持设备进行手动对焦,虽然一般情况下手动对焦并不具备多高的实用价值,但在暗光环境下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808像大部分智能手机一样,也支持常见的选项自定义。但这款设备的摄像头虽然支持最长2.7秒的曝光,但却并不支持用户自行选择快门速度。808虽然并不支持手动对焦,但支持用户选择“无穷远”对焦,这在暗光环境下也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