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音乐教育二邓小岚:感恩马兰村 教乡村孩子唱歌学乐器主持人:也许真的只能用掌声表示我们对邓老师的感谢,还有对这个片子的导演、制片人的感谢,我今年第一次在家里面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就止不住的流眼泪,今天又是这样。我在想为什么呢?我在这个片子里面看到的是音乐对人生的真正的价值。今天我们也很感谢网络还比较给力,后来还一直比较顺畅,否则的话我会很内疚的。因此导演刘汉详曾经送给我一个片子,我不小心给弄坏了,今天幸好完成了这个宿愿,华谊兄弟明星IP资本赌约解构!大家都看完了这个片子,下面请这个片子的主人公邓小岚老师来分享她和马兰的渊源以及整个音乐教育过程,走过来的经历和感受邓小岚:14号,刚才有一个第18届什么电影,是广电部中国文联还有广播学会的一个组织,他们举办的一个全国纪录片十佳十优评选,在十佳长篇奖里面我们的《马兰的歌声》获奖了,对《马兰的歌声》很重视,除了编导上去领奖,请了中国爱乐团的把我们片头的歌叫做《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他们做成了四重奏,在颁奖的时候演唱了,又叫我上去,主持人向我提问。这就是提问的时候我的发言稿。因为在台上,中国每年公务招待出国考察费9000亿,因为大家都不看,我也不好意思看(发言稿),如果我看,好象是别人给我写的似的,就不自然了,但是我觉得好象有很多地方丢三忘四的也没有讲全我们是在2010年的元旦,过年的那一天,北京也开始下雪,我们办了一个重走中国报业网的要搜集晋察冀资料,主要是马兰村、平山、西柏坡,都是在河北,五台山是山西了。阿里他们做了一个叫《寻找长江》,所以中国报业网就和我们一起做一个记录,他们就随着队伍走到马兰村的时候,因为我在马兰已经教小孩子有差不多6年了,而且组建了这个小乐队了,43年的反扫荡,敌人把40个左右的村民抓住,就是问他们报社的队伍到哪去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告诉他们,所以一连杀害了19个村民,所以报社的人对村民的感情很深我们这一群都是报社的子弟兵,大家对他们都很有感情留守儿童的歌声打动了"纪录片制作人" 这些孩子的歌声和对音乐的渴望,打动了阿里他们,因为他们不光是新闻,而且他们自己就是音乐人,所以他们对音乐的感触就更深,而且孩子们的歌声又是最能打动人的,他们就非常的感动。这些孩子里面有很多都是留守儿童,这个孩子也说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拉手风琴的那个人也是常年在外打工主持人:他好象是我在片子里面唯一看到的壮年人邓小岚:也有其他的壮年人,但马兰的孩子,还是留守的非常多,这些孩子的生活的困惑和苦恼,也很触动摄制组。那时候正好有慈善组织,企业宣传片制作想让他们拍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片子,但是他们很快又取消了对他们的赞助,我们已经开始做这件事了,所以我们决定要把这件事做下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推动摇篮的手推动商界。早起晚不睡的,吃完晚饭就到孩子们的家里做家访,我原来虽然教他们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我没有交通工具,而且我也好象没有想对他们做更多的家访,所以很多的孩子家里面的事情我都不太了解住在我前面的小女孩儿,还有拉手风琴的孩子,都在我附近住,可是他们都和孩子们,村民们相处得都非常的好,孩子们在他们面前比在我面前更快乐,更活泼。但是他们因为没有经费支持,非常的辛苦。到后来,他们汽油也买不起,饭钱都没有了,他们都想把自己工作的车卖掉了。他们这样做,就说明他们对孩子的爱,对音乐的贡献和奉献他们一方面被孩子们感动,另一方面是被前辈的战士们,为了祖国的解放和村民们做的贡献和牺牲主持人:他们那代人的理想和信念邓小岚:对,牺牲了的那些战士都是很年轻的。其实我去马兰的原因也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感动着我。我是03年的时候就开始教这些孩子唱歌主持人:您哪年退休?对于马兰村的感恩促使我去教孩子们音乐邓小岚:99年。我03年教他们唱歌,今年有一个马兰惨案纪念的活动,影视视频制作我开始长时间的住在那儿,就教他们。刚开始我们扫墓的时候,企业宣传片制作他们真的一个歌都不会唱。如果有老师,你看王金龙的爸爸,会简谱,因为小时候有一个老师教他。所以我觉得,他们不是智力差,而是真的没有机会,没有很好的机会,他们就没有能够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我因为喜欢音乐,看到他们什么歌都不会唱,我就觉得很难过,他们唱的好了以后我就想教他们乐器了。以后在那儿的时间,舌尖上的中国2根本不合格相处得多了,知道了他们的生活越多,想帮助他们做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但是我觉得我虽然帮他们做的事情,并不是说好想你邓老师给马兰村人带来什么好处,我觉得我是出于一种感恩的心。他们的孩子到现在还是生存在贫困中,而且没有音乐的教育。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不帮他们做这个事情,我心里不安的主持人:回报的一种心情邓小岚:对,对父母怀念的一种心情,我爸爸对马兰村也非常的有感情,我父亲写的马南村,福建人南和兰不分,我父亲给我了图章,就是对我的期望和嘱咐主持人:您在马兰村长到几岁离开的?邓小岚:我就是在这些战士牺牲,43年反扫荡,报社有7个人牺牲,还有19个村民,也是这时牺牲的。我的干爹干娘就在马兰村附近的麻风村,他们把我喂到3岁,我对这个地方是有对故土的怀念,所以我说我就是马兰的孩子,爸爸妈妈的想法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