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初,中国多家媒体报道了一则来自日本的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一审反诉日本右翼作家名誉侵权案,东京法院判决秀岛东中和出版商展览代理公司侵犯了女士的名誉侵权行为。夏淑琴的名誉并不得不支付400万日元的赔偿金。 这次审判涉及到一部名为南京暴行纪录片的原创纪录片,当时8岁的夏淑琴在其中的第四部电影中被拍摄。 她被日军连队的几刀击倒,一觉醒来,家里7口人被日军杀害,只有她和4岁的妹妹活了下来。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国际安全区总部成员:从左到右:齐亚勒先生(俄语)、哈兹先生(奥地利)、拉贝先生(德国,安全区委员会主席)、约翰·玛吉牧师(美国)、帕茨瓦洛夫先生(白俄罗斯)。
中国警察和米尔斯(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在南京国际安全区前执勤,马骥牧师
约翰格·马吉(Johng.magee)是一位律师,1884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在获得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神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麦琪于1912年被美国圣公会派往中国,并与1921年在中国的英国女传教士费斯(Fess)结婚。从1912年到中国,直到日本占领南京,他一直在南京下关江门外的桃生教堂传教。
1937年末,随着战争的乌云逐渐笼罩着南京,宁夏的外国人纷纷逃离。美国驻南京大使馆的官员也一再劝说他去安全地带,但麦琪选择留下。他和拉贝、沃特林等在宁夏的外国人组成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当选为南京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在那个地狱的日子里,面对数以万计非人化的日军在南京游荡,他和其他二十多个外国人用意志的力量和灾难时人性的光辉,从日本人的屠刀中救出了二十多万名在南京的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