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创作报告
技术论坛
发表于 主页 > 技术论坛

  导演创作报告这个作业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08级动画专业学生宋尚创作的。原本是2011年6月应该交稿的联合作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我以为肯定就不了了之了。开始我还问他进度,后来我也就不问了。没想到大概一个月前他竟然跟我说做完了,叫我看看。说实话我也没抱太大希望,这个片子能好到哪去,但是当我打开文件包看到一篇字数竟有一万多字的创作报告+检查时不由得一惊。这孩子没忽悠我,否则不会写这么多字的感受。再看看片子,出乎我意料的好,虽然还是过多的打斗,但是起码有主题有叙事了。特别是在表演设计方面下工夫了。下面我摘抄一些他创作报告中我觉得有趣的话,大家分享经过与薛老师的讨论、修正之后,这个本子基本就定了下来;但是其中也有很模糊的区域,比如说角色(这一点在后面的角色与表演的探索1、2 两节有仔细讲到。)还有具体的小细节。客观的来说这次修正是对这部片子在出发点上的一次挽救,如果依旧套用过去的本子而做下去,中后期再怎么弥补都没法儿做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这次创作的出的经验之一就是“前期一分钟的错误,中后期要花二十倍的时间来弥补”所以说:剧本不好好好把关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包括这一次创作),总还是有“不管剧本怎样,原画漂亮、后期漂亮就够了”的那种天真想法。想想很多被我们痛骂的“大片”都是有这个毛病,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构建的系统,即使再精密也只是向一个错误的方向陷得更深而已。最初八镜的制作(态度问题之1)记得以前薛老师经常在课上说一句话,就是“态度问题”。这次制作得出的一个重要经验:“所有的问题都不是技术问题。都是态度问题”。最初八镜的出发点是什么?扪心自问最现实的答案,还是想应付。基于这种态度,这一周火速的赶出了八镜头的线稿。既然是赶制,那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在各项工艺、标准都不成熟的的情况下,导致这八经后来基本都重画了。后来想想这确实是做片中一个很要不得的一种心态:走进度,赶紧应付,能过去就过去,拿到学分走人。必须坦白的说在那个时候阻力所有人多多少少都存在这种想法(包括我),基于一种投机心态也好,偷懒想应付也好,所以整一周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别的事情上,总喜欢在最后几天突击画出一些应付的镜头来“赶进度”从左边第一排来说,第一个是一位妖艳的少妇(一位二奶角儿),我们设计她把自己的名牌包在众目睽睽之下塞进了自己的裙子中,伪装成一个“孕妇”。谁会让一个孕妇来让座呢?第二个一看就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大叔,直接将头一百八十读的扭了回去,自欺欺人的无视;第三个打扮很黑炮的青年,则用报纸盖住了自己的头装睡(当然黑炮青年为什么会看报纸,这是一个BUG)。从左边第二排,第一个壮汉是一个“黑社会”性质的粗蛮男人,看起来凶神恶煞,其实他本身并不是一个黑社会,而是一个内心懦弱的凡人他的墨镜真是装饰品,脸上的刀疤是贴上去的(这个人的造型源自薛妈您,学薛妈饶命OTZ)。第二个人是一个“长不大的大叔”,手里一直拿着泰迪熊,原型是《圣诞的熊》里面的人类爸爸第三个是一位贪吃的中年大叔把手里的鸡腿儿往嘴里一赛,扭了过去我想这是我对地铁上吃东西的人的一种态度吧一个在地铁上吃东西的人,你不能指望他的素质可以高到可以给别人让座;它的造型灵感来自于《星战》中的贾巴;接下来就是小孩的母亲与小孩小孩的妈妈一看就是一个家庭妇女,眼睛一闭就装睡了过去,压在小孩的身上本来想给老头让座的小孩,被装睡的妈妈硬硬的压在了座椅上;小孩的原型是《星战》中的少年阿纳金!下一个很古板的角色是以貌似瞎子的人,其实没有瞎,而且很健康故意拿出来二胡来拉一段儿,做阿炳状右边第二排开始,第一个人看见老头过来直接把头缩了进去!影视视频制作(这个人的人物原型其实就是我自己,我就有一身这样的衣服)第二、三位是一对同性恋情侣他们中的“攻”就把“受”强拉过去接吻;下一个是一个军武宅,没什么新意,直接装睡;它的造型是来自3班的一个军武宅同学第五个是一个小学老师,红领巾侠的老师,还五道杠呢,斩钉截铁无限正义的把头扭了过去。最后一个是一个带伞的青年,把伞一打,直接接一叶障目;它的原型是《星战》里的佳佳他的这把伞别有深意,后面再说制定好工艺之后一切开始进行创作吧!!!在薛老师的表演课上学到一招,就是录制一段真人表演作为整个片子表演的参考。这确实是有用的,很多情况下不是光靠“想”,企业宣传片制作光靠“猜”就能得出一个动作的点子或者启示,倒不如自己去演一下、动一下。直接画的时候,总会感觉动作哪里怪怪的;哪里怪怪的?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时候才知道表演是在太难了,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会看起来这么假?!大概几时因为不真实吧,我想。所以很逗动作还是采用了视频参考的方式来完成。说回来那些角色的表演,有几点是值得一谈的那就是片子里一些小细节比如第一个那个装孕妇的女人,在他后面逃跑的镜头中可以看到,她的包掉出来了,里面掉出了诸如避孕套、自慰器、卫生纸等用品;那一个以贾巴为原型的吃货,在邻座的熊爸爸被爆头之后依旧在吃,可以在镜头中看到,他把邻座熊爸爸的头,都拿下来吃掉了。还有那个打伞的人,仔细看他的伞上是有表情的随着剧情的发展,他的伞上的表情是有所变化的。当然,还是之前遗留下来哪些问题:还有海量的角色是空缺的,如何补?+ +没辙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拿历届毕设的角色作品来做吧!比如《圣诞的熊》里面的熊爸爸,朱菁的《OO人》,李夏的《红领巾侠》,程腾的《纪念日快乐》里的男主角最狠的是把李博《有那么一首歌》里的老师也拉出来,又虐了一遍= = 由于前期没有做好,导致整个片子的生肉出来都是乱的拼在一起完全没有头绪;当时整个人看见都慌了怎么办?没一个独立镜头看着都没什么致命伤,但是放在一起,确实屎都不如。还是那句话,前期偷懒一分,后期要花数倍的时间来弥补。最终自己无奈了。找来朋友看,朋友都说:“原因很简单,你做了这么久,自己舍不得剪。”“那你替我剪!” 然后李夏就给我剪掉了一分钟的脚料。果然如此,自己的片子就是舍不得剪,自己做的不管是垃圾还是大便,自己都跟宝贝似的,华谊兄弟布局影视小镇 是真正发力点还是圈地噱,不想让别人碰;但是不碰又不行,我想很多学生的片子都是死在这一点我觉得如今无论是动画专业的学生(学徒)也好、动画行内的从业人员也好,总会有一种“专业心态(professional)”总感觉自己是“行内人”(Pro),对自己所做的行为或者选择,即是说不上自信,也会有一些理论或者经验之类的作为论据加以支持;但是这种自认为是“专业(PRO)”的心态往往是对观众、或者说“非专业人员(Amateur)”的一种轻视或者不信任感,总有一种“我是Pro!听我的,我这么做没错!”看起来是有些道理,毕竟学造飞机的人才能造飞机,中国好莱坞横店影视背后有什么故事。你、我就不能;但是还有一个客观的模式——我们来举个例子为什么当年维也纳能成为音乐之都呢?并不是因为很多大天才聚集在那,而是因为那里首先有一批第一流的听众,这些一流的听众就是“业余者(Amateur)”他们本身就很内行,有点像京剧的“票友”,自己能来唱两句,自己能弹几下钢琴;当你有这么一群很挑剔的观众在台下看着你演出的时候,你的表演、你写的曲子,能不好么?这就是说,如果要京剧发展的好的话,那一定有一个庞大的票友圈子,用来把控整个创作环境的质量。所以说专业是依存于那些“非专业”人员的把控的。企业宣传片制作同样,如果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PRO”而一意孤行,那做出来的东西就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评判;没有标准,也就没有质量。所以组织一个以“局外人”为参考标准的参谋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次创作中,很多在制作人员之外的朋友(可以在字幕里看到),都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意见,从制作技术到具体镜头节奏,甚至直接参与到剪辑上来——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售山寨盒子拆机展示 你们良心不会痛么!是他们拯救了这部片子这时候就需要这种参谋机制来进行校正,而且是随时的校正;群众的智慧总是胜于一个聪明绝顶的独裁者,一个人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也不能保证完美的完成一件事,更何况这还是我第一次做片!所以我对那些一意孤行、自以为是的导演很不齿,这次的联合作业就证明了这一点。

公司宣传片拍摄-版权信息
公司宣传片拍摄-
虚拟演播室拍摄 三维动画制作 MG动画制作 影视视频制作 企业宣传片制作 公司宣传片拍摄 天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天津市西青区王顶堤商贸城58众创 本站视频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津ICP备14005706号-1

友情链接: 企业广告片拍摄 活动策划 企业宣传片制作 年会活动策划 广告片拍摄制作 动画制作 多媒体企业展厅 影视视频拍摄制作 广告策划公司 MV拍摄制作 企业宣传片制作 天津活动策划 设计制作公司 虚拟演播室 短视频运营 动画制作公司 广告片制作公司 活动拍摄 VR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