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在中国生活了7年,他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爱吃鸭血粉丝汤,还会做几道中国菜。7年前,他在日本NHK和东京电视台拍摄纪录片,借着工作的机会,他爱上了中国,爱上了一个中国女孩。7年后,他放弃了在日本的工作,来到中国,定居在妻子的家乡南京。 他还在拍纪录片。 他过去是为中国人制造日本,现在是为日本人制造中国。 6月26号,竹内亮拍摄了一部防疫纪录片<; 好久不见,武汉>; 全网用武汉的10个人物故事,向外界传递真实的武汉。这部时长1小时,没有剧本的纪录片,成为短视频盛行时代的意外胜利:上线不到24小时,播放量超过2500万次。 6月29号,这部纪录片成为豆瓣热门图书视频榜第二名,热门电影第一名。在加入竹内亮的团队之前,摄影师阿浩一直觉得纪录片导演要严谨规范。 要走流程,要走流程,有什么问题就采访,这种印象在和竹内亮合作时被大大颠覆了:竹内亮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情,拍摄时的灯光,画面都给他们:我们觉得还行,他还行,有时候我们觉得不OK,他也还行。摄影师阿浩跟这么随意的老板一起工作,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果然,4月初,竹内亮就提出要去武汉,其实2月,竹内亮就萌生了去武汉的想法,但直到4月武汉解封,他才在公司全体大会上正式提出要去武汉。朋友们很反对:你不要去武汉,那里很危险。一些员工也表示反对,但更多的人表示赞同。 最后,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竹内良带着4个人前往武汉。 阿浩就是这四个人中的一个。 拍摄第7天,阿浩经历了拍摄过程中最刺激的事情。当晚,阿浩正在房间洗澡,室友里的另一位摄影师收到梁大爷的微信,让他去房间。 我的室友以为是枪击事件,就去了那里。 过了一会儿,室友跑回来给他打电话,告诉他:梁叔好像出了什么大事。他们跑过去,看到梁大爷躺在床上,哼了一遍又一遍,赶紧拨打120,梁大爷被抬到医院,最后查出是泌尿系结石,并无大碍,第二天,医院就让他们出院了,回想平时的生活,吃饭的梁大爷说不饿,吃了一点。一个40多岁的男人,不吃饭不喝水,酒喝多了,阿浩想了想,总结梁叔突发疾病有道理,每天一定是生病的时候,卧病在床的竹内亮还不忘让两位摄影师把这段难忘的医院夜奔拍下来,剪成了<; 好久不见,武汉>; 在电影里。在纪录片中,护士问他:这些是你的朋友吗?他们晚上会送你去医院。三人尴尬而礼貌地笑了笑:我们是他的雇员。躺在床上的竹内亮哼着,竖起大拇指:奖金。 另一位摄影师回答说:奖是什么金子?平姐(竹内亮的妻子)跟我聊过。你要受教育阿浩觉得纪录片导演太不认真了,一个被一笑劝退的日本人来到中国,日本传统的僵硬感和距离感在竹内亮身上似乎不起作用,他更像是一个随性的人:拍纪录片不需要剧本,对画面和质量也不太苛刻。在他之前拍摄的纪录片中,经常会出现不明所以的路人,甚至对采访对象产生偏见,把导演抛在一边。 在最近播出的<; 好久不见,武汉>; 在一位受访者家中,他兴致勃勃地吃着零食,先是苹果,然后是薯片。 他抬头一看,发现采访对象哭了,愣了好几秒钟。不过竹内亮回忆说,他的家族并不是一个偏离传统的家族。 竹内亮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日本人。 她讲究礼貌,担心连累别人,不对别人讲真话。 从初中开始,竹内亮越来越觉得这是不对的。他觉得人应该放手一点,不要那么客气。 互相找麻烦是最好的沟通。2001年,竹内亮第一次来到中国。 在长三角某市的便利店,一名服务员把零钱扔给了他,这让他大吃一惊。在日本,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 每个服务员都一样,彬彬有礼,带着专业的微笑,从不向顾客扔钱。 第二天,他来到另一家便利店。 服务员很热情,一直和他聊天。 他很随意,很温柔。 他又惊讶了:在日本,服务员从来不和陌生客人聊天。两种截然不同的便利店购物体验就像是一种提醒:在日本之外,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个性,你可以随意生活。这让竹内亮特别感动。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他认识了中日翻译赵平。这个美丽,认真,严谨的南京姑娘,日后不仅成为他的爱人和生意伙伴,也加深了他与中国的联系。 结婚第6年,竹内亮提出要去中国发展。 赵平是最响亮的反对者。 没有人能理解,一个在日本有稳定工作,有房有车,婚姻稳定的人,为什么突然要放弃一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发展?竹内亮给出的理由是喜欢。 我喜欢中国的多样性,想把真实的日本介绍给中国。 竹内亮花了一年时间,用热情说服赵萍。 13年,两人带着儿子回到南京。 03撕标签的人十三四岁的时候,竹内亮就开始看电影了。一天两三部电影,他记不清第一部是什么电影,但那是富兰克林·沙夫纳的<; 人猿星球; 这部颠覆人与动物地位关系的科幻电影刷新了竹内亮的认知,平等的观念开始萌芽。直到现在,他都不愿意打蚊子。 他总觉得各种生活都是平等的。 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关注人,关注平凡小人物的世界。 他喜欢新闻和电影。他考虑过当记者,之前也想当导演。 后来他选择做纪录片导演,以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 来到中国后,竹内亮拍摄了自己的系列纪录片<; 我为什么住在这里>; 。在这部纪录片中,他重置了视角,以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普通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当地社会,比如在京都开民宿的中国人,在日本从事相扑运动的中国摔跤手。没有剧本,随意直白,这一系列纪录片将他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因此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很快,纪录片中出现了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在广州开居酒屋的日本老板,生活在大理农村的日本女子。。。视角转换之间,他是带领观众游走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导游,也是帮助两国民众了解对岸文化的人,他撕下外界贴在两国文化上的标签,让人感受到最真实,最质朴的本土文化。不变的初心,只是有<<; 好久不见,武汉>; 。十个人物故事的评选也是外国人想知道的,比如华南海鲜市场,比如花了10天建成的医院雷神山,还有那些在灾难中失去家人的人。他在豆瓣上写道:所以我想亲眼看看,把真实的武汉传达给外国人。他喜欢真实的东西,愿意付诸实践,这让他有动力撕掉外界固有的刻板印象标签。他回忆起以前在日本拍过流浪汉。没有回报和好处。 无家可归的人不愿搭理他。 他满腔热情地去采访,去交谈,一遍又一遍地磨,终于得到了三四个人的故事,这是他和一百多人搭讪的结果。 他也认为,确实有市场。<; 好久不见,武汉>; 开播前,大家都不确定一个小时的纪录片会不会被大家接受。 市场给出了答案。 很多网友评论道:很友好地展现了武汉的真实情况,我看到了新闻中看不到的中国人的一面,我看到了我很喜欢的充满人情味的中国人。更多网友表示哭了这让竹内亮自信地告诉媒体:有意思,有内容的纪录片还是会有人看的。他觉得中国的年轻人不喜欢形式主义的东西,虽然有人喜欢娱乐节目,但也有人还是喜欢真实的东西。他认真诚恳地一一回复了前500多条留言。 后来,评论数量越来越大。 他未能回复,并逐渐停止回复。 一个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娶了一个南京姑娘,之前把日本介绍到了中国。 现在他向日本乃至世界介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