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6岁的陈可辛在曼谷亚运会上观看了中国女排的比赛。我坐在网上看着,真的很震惊,那远远超出了排球运动本身。40多年后,陈可辛谈起中国女排,感触依旧。在时代的变迁中,女排精神得以延续,代代相传,成为国人心中坚韧,热血,永不放弃的象征。片名不是纪录片,不是模拟秀,但追求真实是陈可辛拍摄这部作品时自始至终的原则。从场地的打造到演员的选拔,都能看出这种真实的需求。为了恢复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的训练现场,生产队将漳州体育训练基地内翻新拆除的竹墙,竹地板等材料运到北京。用这些材料见证了老女排流血流汗,雕琢出了一座第二馆。片中饰演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的演员本身就是排球运动员,而这些年轻队员都有一个排球梦。每天拍戏的时候,他们都为自己的信念而激动和感动。
声明:本文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的信息。如果有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有所有权证书与本网络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和删除,谢谢。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