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电影O2O对现有电影营销模式的颠覆个人目前用时光网比较多,因为之前在上面看影评多。时光网可能对小众专业影迷、看片量比较大的观众有帮助。在新片扎堆的情况下,先看哪一部,以及哪部不进电影院看,时光网影评是有帮助的,因为在中国电影烂片的概率还是蛮大的。浪费钱不说,最主要的是浪费时间,一般烂片我会网上下载下来用十分钟快速拖拽看完,相信很多朋友也都是这样首先是图便宜的底薪收入和学生,其次可以提前选(占)座位的。企业宣传片制作网络售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群体仅有消费者网络买票的需求,网络售票模式还不成立,还需要院线的配合。人们观影是有路径依赖和习惯的。以前,观众就集中在开得比较早,位置在商圈的大型影院,例如笔者就固定在万达影城CBD店观影。一部被阉割的电视剧,但是这些院线有一个问题,就票价太贵,并且还经常买不到好座位而周边新开的院线由于地理位置相对边缘,人们很少专门过去,他们虽然票价低,但是人还是很少。因为人们需要首先转到那个地方才能进到影院门口再买票,否则再低的票也成了空谈,而网络售票部分解决了地理位置这个问题。通过低价和选座让一部分有闲或者有车一族愿意去位置稍偏一点的影院去看电影。票价便宜,设施还新,人少还舒服。这些影院有强大的动力安装网络售票系统目前没有太大动力安装系统的是那些观念较老,非连锁的,生意中等勉强能过得去的影院。他们觉得还要增加上万的成本搞一套这个网络售票系统太麻烦,短期内还看不到效果要让这些影院联网售票,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网络售票网站补贴和主动为影院安装,再一种就是院线生意下降的时候那么有人会问了,电影市场这么好,他们什么时候生意会下降?目前电影院线不会永远这样增长下去,随着三四五线市场院线的新增和普及,院线数量短期内已经临近一个天花板。并随着商业地产经济的低迷,多数二三四线城市院线也少了商业地产这棵大树的护荫,处于吃不饱的状态。那个时候他们就有动力安装网络售票系统了,因为网络售票有利于院线的资源配置。网络售票可以通过价格杠杆,把一些愿意跑更远的路,也愿意在白天或非假期的非高峰时间来观影,就跟春运人群疏导一样,把院线资源有效配置2013年,全国217亿票房,通过互联网卖出的大概40亿,约占20%的比重。2014年预计全年票房280亿左右,其中通过互联网售票可能达到近80亿,占30%的比重。未来三年互联网售票达到一半也都很有可能未来电影票的格局更像现在的机票销售模式,你买机票还会到机场的人工柜台去吗?早已经变成了网络订票电影有档期的这个特征,跟手机的新品都会在在京东或天猫进行首发一样。未来一部新影片上映,会首先在网上提前预售和预约,通过预售数据来决定影片前两天的排片,揭秘美军阿布格莱布监狱暴行获奖纪录片,企业宣传片制作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排片浪费。目前院线排片更多是凭感觉,能判断的因素有限现在院线的空闲比飞机的浪费要严重的多。位置好的影院在晚上和节假日是人满为患,而位置偏的影城白天尤其是上午影厅空荡荡没人。如果利用网络售票大数据把观影时间和位置进行有效配置,那么就可以充分把现有影厅座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让电影市场在不增加院线的情况下,票房翻一番达到400亿是有可能的院线利用互联网售票营销的办法有很多,作为电影从业人员,笔者一直在研究并实践这一业务,可以简单举几个例子。低价只是基础方面,还可以专门卖一种白天观影的会员卡,或者 Store下载榜上,就会引来后续羊群效应。同样,电影票房也可以如此,新片上映前,通过预售、刷榜等方式拉高第一天的票房,就会带动院线后几天的排片和媒体、消费者的关注度。这个新的营销方式比现在市面上的电影营销和宣传公司的那一套有效多了,现在电影宣传费有80%都是浪费的,对票房没有影响以后,对某部大片来说,片子拍出来后,发行合作直接找这五大售票网站就可以了,可能会架空掉很多电影发行公司。我们错过的电影佳作 错失驯龙高手 擦肩危险关系,目前的发行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活,一个电影要面临上百家城市的上千家院线,以后会精简到只需面对5个人即可,他们就是微信、淘宝等五个网络售票网站。如果有几个售票网站对票房进行包销,就解决了一大半的票房收入。剩下一小半票房可以配合一些简单的发行团队和宣传团队当然,市场上的美团猫眼、时光网、豆瓣等众多网票网站,很可能被正在娱乐产业布局的BAT(百度、进击的新内容趋势,阿里、腾讯)三巨头提前收购。最后,所有的院线,所有的票务网站,所有的影视公司,公司宣传片拍摄有可能都成了BAT三巨头的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