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票房为目的建国大业献的是什么礼思想有多大,晚会就能搞多大!比如每年一度的家常饭——春晚,世界独一无二,十几亿中国人思乡恋家情结下的集体狂欢,花点钱搞得热闹好看无可厚非。尤其是去年的奥运会开闭幕式,史上无与伦比,曾经受尽落后和列强欺侮屈辱的中国人第一次有能力成就一次史无前例的辉煌,其象征意义大大超越了奥运会举办的本身。其他的例子也很多,这里就不必赘述!在新中国60华诞将到来之际,有许多华彩的文艺汇演将接连上演,为母亲贺岁祝寿,仪式搞得隆重点、热闹点也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这里重点谈谈国庆60周年献礼电影巨作——《建国大业》把《建国大业》归为晚会不会是牵强的,她是电影中的“春晚”——史上最强的超豪华演员阵容、已经不需要猜测的、还原历史的情节,再加上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名义,国产主旋律大片《建国大业》再次创造了中国文艺创作史上一个奇迹。《建国大业》以低投资顺利实现华语电影圈最优秀才俊整合,让好莱坞震惊,堪称一次完美的阅兵式就是这样一个国庆献礼片,国人已经倾注了空前的关注。把《建国大业》变成现实,我们应该对诸位参与者报以赞许。100多号明星大腕一锅烩,这是让好莱坞大佬们惊得发愣的奇迹。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中影老大韩三平手下变得轻而易举。尽管至今有不少舆论对“一锅烩”这么多明星的做法几多争议,但我们认为电影本身好看才是关键。公司宣传片拍摄这么多的电影人心甘情愿“零片酬”出镜,甚至不惜“屈尊”跑龙套演一个无不足道的小角色,争破头往里挤,据说大家都把这惊鸿一瞥式的亮相看作是向祖国生日献礼。另外也有说法是,大家都很买中影集团CEO韩三平的账,中国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试播 讲史实无据说,因为他如今是华语电影市场化的老大和风向标,再怎么厉害怎么才华横溢收不住的表演艺术家,你总不能向市场傲气吧?!企业宣传片制作 9月17日,《建国大业》正式上线与观众见面。这部旨在献礼国庆,帮广大观众重温历史的主旋律大片,开拓了主旋律片商业化的新路子,这也值得肯定!作为一部商业片,大规模市场营销和院线铺排也无可厚非。但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打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旗号的《建国大业》如果仍像《英雄》《赤壁》那样以商业为目的,以高票房为追求,每张高达数十元几百元的观影票“强迫”人们跟着去献礼去重温历史,那这部影片是不是在搞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当然,《建国大业》是中影牵头若干个投资商投资的影片,其目的还是要收回投资,而且还要盈利!这是市场最起码的准则。我们允许《建国大业》在市场上打个赢账,但是不要忘了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献礼祖国的生日!那一百多个大腕明星争着零片酬演《建国大业》不是为了好票房的。如果这部电影的运作以追求票房为目的,不光是让广大给予厚望的观众心里别扭,恐怕那100多个大腕明星也心里不畅快!作为一部创造若干个奇迹、承载重要使命的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应该更广泛地走向大众。作为一部献礼之文艺作品,《建国大业》应该让普天之下的子女都看得到这份厚礼。中国你肯定在偷偷干了这些。这么多年,尤其是这10多年,中国电影在片面追求市场和票房的狭隘意识里不怎么健康地发展,如今出现了所谓的繁荣景象。可是相对于13亿人的庞大基数,我们的电影仍是很少数人的消费品。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无休止的武打+爱情+取巧的乱搞笑。生活逐渐改善的民众还能指望百花齐放的电影么?这么多艺术和剧情年年雷同的所谓华语大片,可选择性这么小,大家也只能是“被观看”。始终是那么几个导演和老面孔在“气喘吁吁”地独霸庞大的中国市场,“被观看”的观众只能郁闷地看着他们暗自窃喜地在数钞票!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样的伟大历史时刻,不让《建国大业》也来个全民联欢?城乡统一放映,费用由政府解决,或者中影采取一个慷慨的举动,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把《建国大业》的票价定在5元以下,以此为契机,来一个史无前例的观影热潮,相信会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根本就没进过电影院的人重新认识中国电影,既有教育意义,更有发展意义。而《建国大业》也频频出招,操棒者更是煽动性地宣告:第一遍看剧情,第二遍数名星!言下之意你最少得看两遍才能领会《建国大业》的精髓。看看,影视视频制作啧啧,多牛“礼品”呀!现在出一部精品主旋律片很难,出一部让13亿人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同一时间共同分享的主旋律片更难!不是大家不喜欢主旋律片,是没人愿意讨大家喜欢,没东西去喜欢,难道要空喜欢?记得那个《叶问》吗?它是个纯商业片,香港班底制作,可它的情节很主旋律,中国人打日本人!很简单,很老套!片子也算不上精良,甚至瑕疵不少。可它成功了,原因何在?这得问问影人们,你们是怎么把握老百姓的心理的?你们是不是有时候有些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观众的需求就那么随随便便去应付的吗?很遗憾的是,《叶问》被区别于《梅兰芳》对待,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放映。虽然受到压制,却强势突围获得一亿多票房。如果《叶问》具有了《梅兰芳》和《非诚勿扰》的规格和待遇,创造3.4亿票房奇迹的很可能不是《非诚勿扰》!仅仅一部《叶问》就暴露了中国电影发展中很多问题,那一部被万众期待的《建国大业》呢?超常规拍摄的《建国大业》能否超常规放映呢?能否在一部已经收回投资的主旋律片上倾注许多新思维,为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投石问路呢?或者说,有没有胆量9月17日起,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建国大业》全民免费看呢?哈哈!估计很难,在面对投资问题上,任何人都敢博一下,可对于成品的《建国大业》,揽钱已经是很轻松的事,但谁会去费这个神呢?《建国大业》应该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第一遍看剧情,第二遍数名星!如果这样的话,那《建国大业》的票房将是惊人的,观影人次也将是“无与伦比”的。可是追求到这样的数据究竟有多大的意义?能配得上“建国大业”这个大气的名字吗?一个标榜献礼的主旋律片,只献给了几千万国人,在高价位的票价下获得高额的利润,这还是一片赤诚孝心的表现吗?还够得上“献礼”的分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