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单片机之父周立功的逆耳忠言
技术论坛
发表于 主页 > 技术论坛

  中国单片机之父周立功的逆耳忠言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学的知识点很多,到底从哪里下手,人们常常感到非常迷茫大一学生先从C语言开始入门,在大一阶段由于对计算机还非常陌生,因此不可能写出一个具有完整图形界面的软件,重点以“与硬件无关的计算方法、数据结构”为基础学习C语言,至少练习编写一万行C代码,否则不会找到编程的感觉,也体会不到编程乐趣,很多人就是因为缺乏一定量的训练,所以对编程没有兴趣,以至于未到毕业时就全部忘记了,程序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没有大量的实践作为基础是很难入门的,因此我认为编写一万行代码是判定是否入门的依据。请初学者记住:当你编写了一万行代码时,这是你能够从事专业的开始,否则你不要期望在这个领域混下去。与此同时,C语言也是学习和使用Verilog的重要基础,所以千万不可小视C语言。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C语言不好的话,你将来就业选择的路子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要么只能做硬件工程师、销售工程师或者转行,别无选择!有了一万行编程的经验后,大二接着开始学习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了,这是你的机会!将来的开发工作有几种选择,但这两门都很重要,学好了你有可能成为顶尖的高手、专家和系统级水平的人才,即便学得不太好,你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并利用课余和暑假期间的空余时间,将一些图书上现成的使用数字电路实现的例子用FPGA来完成设计即可,比方如何使用FPGA 实现一个计数器,并动手做出来。到大三阶段在做出选择,企业宣传片制作到底是选择成为一个专业的FPGA应用设计工程师、还是嵌入式系统与FPGA混合应用系统设计工程师或集成电路开发工程师,以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为基础而定,所以在学习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同时学习FPGA,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最好在大一开始学习单片机,这就是笔者为何撰写《新编电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这本图书的原因(详见破解电类专业“就业难、人才荒”的解决方案!(4))。因为大一不学习单片机,后面的课程都没有办法学好。对于大一学习单片机,很多老师不去用心研究学习方法和教学规律,反而搬出一大堆理由来“吓唬”人。笔者当年仅仅是一个技校生,在完全没有指导老师的情况下,也找不到可以参考的技术资料,只是凭着偶尔看到一篇报道罗伯特设计的Altair 8800计算机就做出了一台不需要工作软件的计算机(改进型的Altair 80C31电路详见《新编电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材)。要相信现在公开的信息、资讯条件、人们的聪明智慧与教师的力量,因此大学本科生在大一阶段学会单片机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有了单片机基础之后,在大二阶段学习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同时,结合单片机学习接口扩展技术与模拟前向通道数据采集技术,并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一个一个的小系统设计,大三时根本不再需要学习所谓的接口技术与微机原理了。针对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笔者准备写作一套小系统设计与制作配套图书,将前后之间的课程也同步和关联起来,期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大一、二阶段强化训练,后续的很多课程度可以理论与实践并重地学习,比方目前大学开设的《自动控制理论》几乎都是空对空地教学与联系,如果结合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让学生学习设计一个自动穿越迷宫的电脑鼠,并举办相应的大赛,则能够很好地将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计算方法与数据结构、机构设计.相关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兴趣将大大地得到提高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之后,教学势必由老师个人在课堂上演“独角戏”的场面转变为研讨会,学生也一定会竭尽全力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就是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不好学。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思考和拿出行动,让学生喜欢并愿意向您学习。事实上学生的未来完全取决于老师的引导,现在教师队伍存在的很大毛病就是将责任推向扩招和学生不好好学,扩招有没有问题?当然有,但作为教师我们做得怎么样呢?我们是否在教学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需要我们扪心自问学生不好好学,这也是事实!但也是表象,我们要思考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他们好好地学?作为老师,第一不能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第二学生缺课要坚决扣分,如果做到这两点基本的要求,学生不好好学就制度处理,我想效果会有很大的改变。当然就业难的责任也不能完全推给老师,但老师们应该做到自己该做到的,因为家长都希望老师们对他们的子女严 进入大三阶段则需要有选择地重点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与编程、嵌入式系统与FPGA的混合系统设计或者全力以赴钻研FPGA应用技术等技术方向,大四阶段就可以真刀真枪地完成一个漂亮的毕业设计,并能够写出一篇比硕士水平还要高的论文。精通C/C 软硬通吃当然是高手,但事实上只要你精通C/C 对于刚跨入大一的学生来说,如果你所在的大学还未开发C语言,请马上购书、上机实践自学程序设计,否则等到你明白的时候就已经太晚了。就算你在大学四年阶段“瞎混”,但只要你每天使用C/C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一本《C 建议有志成才的同学自发地组织C/C 为了培养创新性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开发人才,笔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各种各样的C/C (拜托各位朋友,请您帮助我将此博客的文章向大一学生传递,希望能够唤醒更多的学生投身于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你是否尽了最艰苦的努力? 1981年我参加高考失败之后上了技校,但我还是不甘心将来当一辈子工人。幸好当时正 我首先从高等数学开始入手,购买一套完整的高等数学自学丛书,分别为《一元函数微分学》、影视视频制作《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微分几何》、《线性代数》.同步学习李翰逊教授主编的《电路分析基础》、影视视频制作童师白教授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与阎石教授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还订阅了《无线电》与《电子技术应用》杂志。自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生活在一个小地方,找到一个能够帮助你解决难题的老师非常不容易,但有一个好处就是锻炼了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毫无约束的情况下的自学是非常艰难的,尽管每走一步我都将图书带在身边,但并不见得能够坚持随时随地抓紧学习,每周自我反省的时候,总是自我批评懊悔不已,但效果并不见得有明显的好转,因为目标并不明确,唯一的愿望是希望能够转干,将来有一天调到技术科或设备科做一个技术员,而在当时做一个技术员与当一名优秀的技工待遇差别不大,仅仅是社会地位稍微高一些,而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18岁的年纪时,我已经是一个国家二级企业的团委书记了,从而导致很难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持久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产生强劲的动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励志,正好有一个机会旁听中国农村人才学研讨会,于是决定从人才学入手研究成才的方法,探索卓越人才在童年和青年时代到底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和特征,他们之能够所以走向成功,到底有何秘诀?当时唯一能够买到的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传记》,通过横向比较研究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很勤奋并且坚持终生学习。其次我给自己划定范围坚持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美学、哲学、心理学、历史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图书,至少保持每天的阅读量为2小时并且坚持到现在从未间断,让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升华。将成功人士的做法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并对照检查,不断改掉自己的陋习,比如我从小就喝酒,以至于酒量很大,常常因此而影响不能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于是我下定决心诫酒那么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呢?动手制作电子装置。我力争将书上的每一个电路都用电路板做出来,没有钱怎么办?节省早餐费用于购买次品元器件,没有双面板怎么办?制作单面板然后在背面跳漆包线构成双面板,一定要搞清楚来龙去脉才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从二极管开始入门,结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编写的《整流电路》,将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单色发光二极管、双色发光二极管一一搞清楚,并且学会如何设计和维修,在学习三极管的时候参考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编写的《开关电路》,学会了使用三极管制作、设计和维修各种脉冲电路的方法,还掌握继电器的驱动设计,在学习运算放大器的过程中,BBC经典纪录片冰冻星球 Frozen Planet全8集 英语中字,找到一本日本人编写《运算放大器原理与制作》,后来在没有合适器件的条件下,将2片LM324接成射极跟随器作为LED数码管的段码驱动电路,这也是一种灵活的应用方法。后来为了制作专业的双面板,我谎称用户专程到湖南省电子研究所“偷师”学习了两天,这个时候才知道用手工绘制电路板必须使用辽宁本溪造纸厂制造的间隔为2.54的铜版纸,先绘制好一面,然后在一个绘图架装两只日光灯,再将图纸翻过来绘制反面,最后将图纸在专业的照相机下拍成照片才能制版。因为长期的努力学习和工作的结果,在28岁时我终于有机会作为劳动模范被国家报送到东华大学劳模班去学习,由于接受了正规的教育,因此对我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的表外孙女这学期就要毕业了,春节期间她专程向我请教成功之道,我告诉她天才人物仅仅是其少数,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成功关键在于勤奋并坚持终生学习。当我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她时,她说“舅舅,你不是人”,其实我并不是“神”,我在做一件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我每天学习到深夜,完全是以生命作为代价,我再不希望在我的生命里出现遗憾,我不期望能够活到九十岁,但只要活一天就希望我的生命有意义!(武汉的周东进是我的好朋友,同样也是技校生,当年在武汉钢铁厂当工人,据我所知是国内第一个用机器码在单片机上编写BASIC解释器的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自学岁月,在很多年里我们一直在一起自学和交流,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要想成功,一定要与成功者、与比你更聪明的人交朋友,他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帮助,他是我的良师益友,现在他是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的经理)大学生你为什么找工作很难?一讲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多一些老师开始泼冷水了,我们是研究型本科大学,我们的目标是培养科学家,怎么能够培养“高职高专生”呢?悲哀啊!事实上中国缺的就是应用型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工程师是我国大部分大学的使命,而只有极少部分大学的目标才是培养研究性人才。这些年来我国培养的博士还少吗?从全世界来看,其实承载创新的主体不是大学而是企业我们不妨来看一看现行的教学大纲,连Protel、PLC、MATLAB这样的课程都可以列入教学内容,这难道不是浪费青春谋财害命吗?Protel仅仅是一种常规的计算机电路辅助设计工具,而我们的大学居然可以当作一门专门的课来教,MATLAT同样也是一种计工具软件,完全没有必要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开设这些课程,其实学生在实践中完全可以很快通过自学掌握。PLC是一个技校毕业的电工都能够快速掌握的逻辑控制器,却登上了我们研究型本科大学的“大雅之堂”,岂不悲哀吗?如今宽口径的大学教学是什么课程都开不知道专业的重点在那里,却美其名曰:大学是“通才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要是电类专业,教学大纲几乎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每个专业所开的课程几乎雷同,新的说法是满足就业的需要最突出的问题是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很差,如果学生不读到毕业,根本不知道所学课程的作用,等到毕业之时学生明白过来时,已经悔之晚矣了!超能力电影排行榜比如大二开设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与数字部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与嵌入式系统结合起来的学习,它们之间完全是割裂开来的,为什么不在大一给学生开设单片机原理课程呢?很多人会借口说,学生没有学微机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等县修课程是不能开设这门课的。事实上比非如此,笔者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就给学生讲授单片机原理与程序设计内容,学生没有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但任课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前做一些铺垫,专门用几节课给学生讲授与单片有关的一些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入门知识,那么大二阶段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时,就可以结合单片机学习数据采集与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并通过编写程序验证设计结果,这样就将课程关联起来了,学生不需要等到大三学习单片机之后才感到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本来这些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枯燥乏味,因此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到大三时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早已完全忘记了。有了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和教法之后,《接口技术》也可以取消了。传统的教学大纲、教材与教法诟病种种罄竹难书,只要细致研究一下,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其次就是大学生本身的心态问题,2008年我到南。收购福克斯打造传媒帝国 迪士尼全力迎战流媒体

公司宣传片拍摄-版权信息
公司宣传片拍摄-
虚拟演播室拍摄 三维动画制作 MG动画制作 影视视频制作 企业宣传片制作 公司宣传片拍摄 天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天津市西青区王顶堤商贸城58众创 本站视频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津ICP备14005706号-1

友情链接: 企业广告片拍摄 活动策划 企业宣传片制作 年会活动策划 广告片拍摄制作 动画制作 多媒体企业展厅 影视视频拍摄制作 广告策划公司 MV拍摄制作 企业宣传片制作 天津活动策划 设计制作公司 虚拟演播室 短视频运营 动画制作公司 广告片制作公司 活动拍摄 VR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