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富士的人像摄影传奇作为史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莱伯维茨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转身都像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叛逆与冒险,纵使她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人们对她作品的争议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她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独特摄影风格,也让她成为在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国家画廊举办摄影展的第一位女摄影家。在拍摄世界名人传奇故事的同时,莱伯维茨一步一步成为掌控肖像帝国的女王 安妮.莱伯维茨安妮.莱柏博茨,父亲塞缪尔.莱博维茨是美国空军上尉,母亲玛丽莲.莱博维茨是一位现代舞演员,她有5个兄弟姐妹在家中排行老三。企业宣传片制作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一家人常常随父亲辗转于几个军事基地居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莱柏博茨喜欢上了在车上度过的时光,因为她能够从一个相框看到世界,这个相框就是车窗的窗框约翰.列侬这一时期的莱柏博茨就像疯狂的野草,任凭直觉蔓延,精准的抓住她想要的好东西,很快便成长为一位明星摄影师。1980年列侬正准备复出,莱柏博茨为列侬和小野洋子拍摄照片,五个小时后列侬在自家公寓门口遇刺身亡,《滚石》以这张照片为封面,正是这张照片奠定了安妮.莱柏博茨日后无法撼动的位置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在为《滚石》杂志工作的数年间莱柏博茨抓住了概念式封面的想法,而转投《名利场》。之后的她则开始逐渐专注于故事性影像。她在《名利场》的巅峰之作是1991年刊登的封面“黛米.摩尔的全裸怀孕照”,这张照片成为媒体的爆炸事件,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关于女性的话题,让杂志销量从80万飙升到1000万份,创立最高纪录黛米.摩尔 20世纪90年代后期,安妮的拍摄形成一种成熟的故事性影像模式。在电影一般的情境中,莱柏博茨在影像中将其他的元素与时装并置,事先设置细致的架构,把拍摄所涉的元素一一部署到位,并按情节线索预拍。这样的工作往往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配合。安妮对这类拍摄任务的驾驭已经跟导演非常接近。这类拍摄在《名利场》杂志中更多地表现为好莱坞明星的电影式故事影像2007年,安妮.莱博维茨迎来了她人生中史无前例的“重量级”客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特约以一天10万美元的薪酬为女王拍摄官方肖像,是迄今为止美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摄影家。当女王穿着全套的华贵盛装出场时,安妮建议女王取下皇冠。对于这个唐突的提议,易怒的女王虽有点不情愿但还是照做了。现在看来这一组油画般完美的照片是相当精彩政界大咖朋友圈除了为英国女王和全世界一线明星名人拍照,不能什么都往里装,安妮.莱博维茨还在政界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从尼克松辞职,到奥巴马竞选,安妮记录下美国政坛的重大事件的台前幕后。“她是我们国家的时代记录者,记录我们所思所想。她捕捉到了那些名人们的态度、性格和不安全感,同时将他们人性化。”希拉里.克林顿这样评价安妮.莱博维茨布什内阁她爱上了另一个她安妮.莱博维茨的传奇经历,还包括她与苏珊.桑塔格的同性之爱。1988年,39岁的安妮.莱博维茨与55岁的苏珊.桑塔格搬进了同一栋公寓。她们一个是纽约最闪耀的商业摄影师,一个是纽约最学识渊博的女作家,自此开始了十五年的相守。相伴的日子,苏珊带着安妮去了很多安妮过去完全不会想到的地方,如战后的科索沃、动乱的萨拉热窝苏珊.桑塔格 1998年,苏珊.桑塔格被诊断出癌症,安妮放下全部工作陪在她身边,留下一代女知识分子最后几年的珍贵影像。2001年,52岁的安妮.莱博维茨用捐赠精子生下大女儿。4年后,代孕母亲又为她生下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取名苏珊2004年12月28日,苏珊.桑塔格逝世。在安妮妹妹为其拍摄的传记纪录片中,安妮.莱博维茨回忆起与苏珊相守的日子,依然忍不住数度哽咽:“苏珊来了,进入了我生命,又走了,我只剩下我的工作。工作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名副其实的年度灾难级电影,拍照成了一种慰藉。” 苏珊.桑塔格关于"人像摄影" 在了解肖像女王安妮.莱博维茨的传奇故事的过程中,人像摄影的魅力所在也随之一层层被剥开。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的主要创作对象就是人物,这点我们在莱博维茨的作品中就能看出,公司宣传片拍摄通过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样貌、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报告 市场需求不足 创作模式,神态与气质,加以一定的情节设置,借助构图、企业宣传片制作灯光等拍摄要素构成人像摄影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