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疯狂的石头之石头记对于内地电影来说,《疯狂的石头》是崭新的,它抛开了中国电影多年来的沉重感,也没有掉进冯小刚式相声剧的窠臼,而是专心致志地利用电影语言讲好一个故事。但如果放在世界电影的范围内看,像“石头”这样的电影已经出现了很多,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因为末世情结的影响,出现了一股黑色电影浪潮,这种黑色喜剧并不少见。而“石头”的每一个纹路,都可以在其他影片中找到影子。不过,即使是一部拼贴作品,仍然无损《疯狂的石头》的价值。《疯狂的石头》也是现代电影技巧的一次展示,虽然导演没有玩出超过欧美同行的新花样,但他像海绵一样吸纳了所有新锐的电影语言。这是加快影片节奏的一个剪辑技巧,指的是把同时发生的几个场景按照时间的顺序错开排列。石头中平行剪辑的运用是在翡翠展前夕的时候,安排了三个场景,分别是:保安的准备工作、笨贼的准备工作、大盗的准备工作。这三个场景按照A1、B1、C1、A2、B2、C2……的顺序来剪辑,把影片的节奏加快起来,预示着好戏正式开场,效果是成功的。不过在开头撞车、中间第一次盗宝、结尾飞抢失败这三场“三岔口”式的重头戏中,导演却选择了从所有参与者的角度分别叙述的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平滑的转场这个也是对剪辑最起码的要求。目的在于不同场景进行镜头切换的时候,不给观众带来突兀感.当包世宏发现翡翠位置被移动的时候,他意识到翡翠被调包,这使他的心低落到极点,自己的躯体仿佛也向深渊坠落下去。当他身体坠落的时候,镜头切换成包世宏瘫倒在床上的场景.当笨贼老大道哥找到喝醉偷情的谢小盟时,企业宣传片制作愤怒冲上心头,就在一个他面目狰狞的特写之后,镜头切换成谢小盟被淹在马桶中的痛苦表情。在房间里道哥的面目狰狞与马桶中谢小盟的痛苦不堪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干净利落的转场比比皆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可见导演对影片的拿捏别有用心不俗的摄影影片中大量使用广角和中焦镜头,甚至是长镜头,很好地渲染了某些场景的气氛.在表现包世宏和笨贼正好住在旅社隔壁的戏剧效果时,没有使用常见的水平拍摄兼房间转场,而是使用俯视角度来进行房间转场,造成一种天意弄人的讽刺意味.在道哥亲自出马,摩托飞抢的场景,剪辑的明快自不必说,完全可以媲美大制作动作片的剪辑效果。而最令人佩服的是,这里出现了一个定机位的长镜头,用的是广角镜,画面左右两边是大盗的BMW和偷情者的轿车,中间就是通往展馆的大路,企业宣传片制作构图严谨。这部电影是比后天还要有趣的,只见包世宏战战兢兢地走到死者旁边,偷情者也惊慌失措地下车走了过去,而偷情女友则仓皇下车从画面右边逃走,整段戏一镜呵成!赞! .影片的灯光尤其值得表扬,宁浩不愧是学摄影出身,灯光的亮暗恰到好处。比如为了表现三宝家里昏暗狭小,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灯光就布置得尽量的暗,但是又恰好可以看清楚房间的大小以及人物的轮廓;另外下水道内是漆黑的,又恰到好处地照亮了人物的面部。自从《24小时》开始,公司宣传片拍摄分割画面的剪辑技巧就又流行起来了,它可以带来漫画式的戏剧效果最明显的莫过于结尾处大盗飞刀对冯董弓箭的场面,双方各占一个画面,气势汹汹呈对峙态。这时中间插入第三个画面,把一个“忍”字拉进来,进一步增强戏剧效果。最后三个画面合而为一,决战正式开场。这里用分割画面的剪辑手法,充分体现了这个漫画式的戏剧效果,仿佛香港动作漫画一般,将剑拔弩张的气氛凝固在一个画面中。借镜篇 “石头”模仿了多少电影?石头中有不少对经典影片的借镜,或者是增加笑料,或者是丰富剧情,或者是精妙的电影技巧搭配,或者是恰当的场景气氛渲染《寻枪》:石头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寻枪》的影子,无论是方言的运用,还是黑色幽默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尾面包店老板骑着电单车追赶笨贼老三的时候,边追边得意地说“你跑啊,咋不跑呢”,中国移动支付圈粉在华外国人也似《寻枪》中马东骑着自行车追赶偷枪疑犯的场景《暗战》:影片中透露的几点温馨场面都与《暗战》有些相似,而笨贼第一次的调包计划也有几分《暗战》气息.最后包世宏将真翡翠阴差阳错地挂在女友的脖子上,而且两人都懵然不知,也类似《暗战》结尾蒙嘉慧挂着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却不知情《非常突然》:石头的三股势力,一兵二贼的配置,十足的《非常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