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纪录片栏目发展研究报告
技术论坛
发表于 主页 > 技术论坛
视点• Viewpoint
■项目主持:张同道胡智锋 执笔人:张同道贺幸辉 课题组成员:潘宇、曹晓娟、刘飞、屈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完成了从节目走向栏目的变 革,栏目成为了电视台最基本的制作和播出单位,同时也形成了 以制片人为中心的基层管理体制。栏目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曾经 大大促进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繁荣和发展,但是进入21世纪 以来,电视收视率成为决定电视栏目生存与否的重要标准,中国 纪录片栏目的格局开始重新调整:以收视率为导向的消费型纪录 栏目形成了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以文化品质为导向的创作类节目 开始逐渐淡出电视屏幕,其核心制作力量转战于纪录大片,采用 完全不同于栏目的运行方式生产纪录片的高端产品,以记录现实 为主要职责的调查类和现实题材纪录片则日趋黯淡和边缘化。
虽然2010年中国纪录片栏目大多还是按照传统的栏自管理和 播出模式在运行,但今后可能出现大的变化趋势已初露端倪:
第一,日播电视纪录栏目中委托制作的比例不断增加,原来 的电视编导面临向项目管理人转型。
第二,工业化生产的消费型电视栏目同创作型的纪录片作品 逐步分离,不同的制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也渐渐呈现。
第三,民营纪录片制作机构将从单纯承担电视栏目的角色, 逐渐转型为多元业务共存,并开始不断拓展纪录片的产业链。
8 Gh::;叮攻
一、中国纪录片栏目的整体格局
随着2010年元旦辽宁地区纪录片频道一辽宁北方 频道开播,中国的纪录片播出平台不断扩容。但是与之相 对的是中国纪录片的制作力量并没有呈几何数字的增长, 播出平台和制作力量之间并不平衡,一方面表明中国现在 的纪录片栏目依旧停留在低投入低产出的初级阶段,另一 方面也预示着中国纪录片产业巨大的增长空间。
1.中国主要纪录片栏目制作和播出力量的分布
2010年中国纪录片栏目开路播出的主要平台包括覆 盖全国的频道(包括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和区域性的 地面纪录片频道。这些频道中播出的纪录片栏目分为以自 拍自编为主的栏目,以外购素材加后期编辑为主的栏目和 完全外购的栏目三大类。
据课题组的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开路播出的主 要纪录片栏目总计98档(包括在不同的地面纪录片频道重 复播出的纪录片栏目),首播时长总计数五字多换替小时。其中 以自拍自编为主的栏目43档(44%),以外购素材加后 期编辑为主的栏目14档(14% ),完全外购的栏目41档 (42% ) □其中,中央电视台以自拍自编为主的栏目共计 26档,占此类栏目的59%,依旧是中国纪录片栏目最强大 的创作力量;省级卫视以自拍自编为主的栏目和以外购素 材加后期编辑为主的栏目各占7档,这说明省级卫视已经 开始逐步改变对纪录片栏目功能的看法,越来越倾向于核 算纪录片的投入和产出比;地面纪录片频道则是完全外购 栏目的最大买家,完全购买的栏目占到这些频道播出纪录 片栏目总量的74.5%o
表1 2010年中国圮录片栏目制作情况对比
第ifl 为主的m 以处购囂材 为主的栏目 完伞外购的 栏H
中央电愎台 26个 4个
省加卫根 7介 7个
卜辉杞多 6个 k R个
3个 5个
■灰科E 3 t 10个
ttWi台 1个 丨个 6个
北 zfum H个
就电视台内部的制作力量来说,其分布也不均匀。对 覆盖全国的频道而言,中央电视台依然是制作能力最强的
电视机构,其他省级卫视的制作力量则局限在一到两个栏 目。对于地面频道而言,上海纪实频道的制作力量最为强 大,其他纪录片专业频道的制作力量尚待提升。值得一提 的是,2010年新开播的辽宁北方频道采用了完全外购栏 目的策略,整个频道不设自制纪录片栏目,节约了运营成 本,因此在频道开播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自拍自编外购索材尢全外购
图1 不同加工程度的中国主要纪录片栏Q分布
总体而言,中国电视机构的栏目生产体制使得纪录片 的制作力量局限在栏目的框架内,同时,社会化的纪录片 公司发展得非常不充分。尽管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需求和 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出现,但由于纪录片市场发育不 良,价值与价格的矛盾依然尖锐,因此并没有拉动民营资 本对于纪录片的介入。
2.中国纪录片栏目的格局变化
2010年,中国纪录片栏目总体格局平稳,因改版停 播或开播的栏目共计14档(14,14% ),其中又以中央电 视台的变动最大,有9档栏目进行了调整。
2010年由于频道制改革的实质性推动及纪录频道的 筹备和开播,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整体格局进入到全 面调整和重新组合的时期。原社教中心、海外中心、广经 中心的部分创作力量从中央电视台其他频道撤出,重新在 纪录频道集结,这一人事变动导致《见证》系列栏目在央 视停播。在新的频道格局中,中央电视台不同频道的纪录 片栏目定位开始调整:科教频道偏向于科学知识;纪录频 道偏向于节目品质;其他频道的纪录片栏目则更强调新闻 性或专业性。
省级卫视的纪录片栏自大量从周播变为日播,在收视 率的风向标指引下,传统创作型的纪录片栏目开始走向没 落,而低成本的以素材加工为主的消费型纪录片栏旦开始 呈现上升趋势,并越来越倾向于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和管理 方式。曾经以纪录片栏目来树立一个频道文化品位的时代 已经开始逐渐远去,而代之以更为实际的投入与产出的成
Gm:;;; Mi 9
Documenfa
本核算。
表2 2010年中国主要纪录片栏目变动一览表
Mill 因改賊停播 因改版幵H
自■栏目 自制栏II 崛別的工11
中央电At台 <nn故m <». 证・ 皋历》《天 (一程”我的敷林 Ptft) (fi«)佰 科( I ff) 《地理中nn < 1ft) (砂(一豪) «自於传奇》(1 #>
(fr»卫黑)
上■烁 WV3t>b> (全
 
二、2010年中国纪录片栏目主要特征
1.栏目内容特点
在2010年播出的98档纪录片栏目中,除去地面频 道重复播出的20档栏目,共有79档不同内容的栏目,其 中历史人文类栏目38档(49% ),社会现实类栏目22档 (28% ),自然地理类栏目18档(23% )。这些纪录片栏 目在内容上的总体特点是:历史文化类栏目进入调整期, 社会现实类栏目偏向于新闻性和故事性,自然地理类栏目 加大创新力度。
历史人乂类
图2 2010年中国主要纪录片栏日内容分布图
第一,历史人文类栏目进入调整期
2010年,中国历史人文类的纪录片栏目主要包括三 种不同类型,其中历史文化类17档,人物类11档,名胜古 迹类10档。历史人文类栏目曾经是各家电视机构彰显文化 品位、宣传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但是随着电视栏目
10Qna::-/^
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加剧,这种栏目进入到调整期,开始出 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
一部分历史人文类纪录栏目进一步向高端发展,它们 逐渐脱离传统栏目的制作和播出框架,而以大型纪录作品 或项目的形式出现,集中资金和力量打造纪录片的高端品 质和文化影响力。2010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将历史人文 类栏目《见证影像志》《见证亲历》停播,新开播的纪录 频道不采用栏目的制作和播出方式,代之以时段的概念, 意在将内容相似的纪录精品集中播出,更强调纪录片的作 品品质和文化□碑。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五套《我的奥 林匹克》停播,其创作力量开始投入到大型体育纪录片项 目的运营中。
另一部分历史人文类纪录栏目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 求,用更加高效的制作流程生产纪录产品。2010年最火 爆的电视纪录栏§就是各种反映近代历史题材的剧情类纪 录片。这类纪录栏目讲究悬念和情节,强化主持人的讲述 力度,常常以情景再现的手法强化纪录片的情节、节奏和 观赏性。上海纪实频道的《档案》是这一类型栏目的开创 者。截止到2010年底,《档案》已在全国23家省市级电视 台播出,2010年销售突破140万,比2009年增加80%,是 上海纪实频道销售成绩最好的纪录片栏目。北京卫视推出 的同名栏目《档案》,采用基本相同的叙事策略,只是在 制作投入上更加经济,主要依靠主持人的讲述,这个栏目 的收视率位居各省级卫视纪录片栏目之首,2011年新年伊 始便从周播改为日播。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 在2010年也推出与此类似的《战争警报》(26集)和《谍 影重重》(20集)系列,它们是《探索•发现》栏目全年
播出的两个最长的国内题材系列剧。各种"档案”成为本 年度在纪录片栏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第二,社会现实类栏目偏向于新闻性和故事性
2010年,中国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栏目主要包括4种不 同类型,其中新闻纪实类10档,深度调查类4档,素材加 工类律,纪录片作品类4档。社会现实类栏目的总体趋向 是越来越偏向于新闻性和故事性而不是深度性,注重对素 材进行二次加工,充分挖掘原始素材的传播价值,在节约 栏目成本的同时获得很好的收视回报。
2010年7月中央电视台《百姓故事》停播,标志着一 个纪录片时代的结束。纪录片的时间痕迹已经越来越稀 薄,对现实进行严肃思考的纪录片逐步淡出公众视野。与 此同时,《新闻调查》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调整到新闻 频道播出,其影响力正在减弱。其他省级卫视的深度调查 类栏§也大多以周播的形式勉强维持。在商业和意识形态 的双重压力下,纪录片的现实倾向不断被弱化,纪录片所 承载的改造现实、启蒙民智的理想精神逐步淡化。与此相 对应的是,地面专业纪录片频道相继开设了专门播放纪录 片作品的栏目,如中国教育电视台纪实频道的《首播纪 录》,一些独立制作的、关注社会现实的优秀纪录片得以 在这个播出平台上与观众见面。但是由于地面频道的资金 和生存空间的限制,这些栏目的包装推广普遍不够,缺乏 明显的栏目辨识度,社会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相比较而言,偏向于新闻和文化消费的社会现实类栏 目则日益成为主流。在纪录片栏目日播化的潮流下,社会 现实类的栏目越来越偏向于新闻性,并在节目成本核算上 进一步收紧,注重对已有素材进行整合编辑。2010年12月 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推出一档带有整合编辑性质的 纪录栏目《看见》,最大特点是对已经播放过的纪录片进 行重新编辑,换一个视角来看这些貌似陈旧的素材,从而 大大提高了电视素材的二次利用率。自开播以来,收视反 响一直不错,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现实类纪录栏目的制作 思路。
各省级卫视和地面纪录片频道则通过购买各地方电视 台廉价的视频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制作一些带有传奇色彩 的消费型纪录栏旦,如《传奇故事》《丁点真相》等。这 些栏目的制作成本很低,但收视率却很高。因此在省级卫 视纷纷停播纪录片栏目的趋势下,江西卫视却在2010年增 开了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栏且《经典传奇》,金鹰纪实频道 在2010年也将《丁点真相》从60分钟扩展为90分钟,由 此可见,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栏目在投入和产出上有着很好
址网换替 - iMi 11
R1 视点.Viewpoint
的性价比,但是在文化品位上却遭到质疑。如何兼顾文化 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这类栏目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瓶颈 问题。
第三,自然地理类栏目加大创新力度
2010年,自然地理类栏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其中 以国内素材为主的栏目6档,以国外素材为主的栏目12 档。虽然以国外素材为主的自然地理类栏目依旧占据主体 地位,但以国内素材为主的自然地理类栏目正在不断加大 创新力度。
自然地理类栏目从最初的原版引进,到中国化重新编 排,直到推出具有原创性的栏目,深度加工趋势越来越明 显。大陆桥传媒有限公司推出的《传奇》是当今中国地面 频道卖得最好的一档国外题材纪录片栏目,以往各个地面 频道只管播出,栏目的风格和定位都由大陆桥自已制定, 因此每个地面频道播出的《传奇》都一样,没有明显差 异。从2010年开始,上海纪实频道开始参与到大陆桥的栏 目制作中,从栏目风格到演播室主持人的加入等方面都提 出了新的要求,以此让上海纪实频道播出的《传奇》带有 明显频道特征。这表明中国电视频道对国外素材的深度加 工要求已经越来越高,简单地引入和翻译都不再能满足当 下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2010年改版中推 出了一档全新的栏目《地理中国》,填补了我国没有自制 的以自然地理为主的常规电视栏目的空白。在节目形态 上,《地理中国》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演播室串联相结 合的形态,与地质科考同行,让静态的科学结果变成动态 的科考展示。这表明中国已经开始尝试着自己创作自然地 理题材的纪录片栏目,从来料加工生产转变为带有原创性 的栏目创新,但是与国外同类栏目之间还存在着明显差
距,还需要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
除了历史人文类、社会现实类和自然地理类之外,纪 录片栏目还有为数不多的纪录片作品类栏目,如《纪录片 经典》《中国纪录片》《经典重访》《首播纪录》,内容 主要涵盖了社会现实或历史人文类的经典作品。
表3 2010年全国主要纪录片栏目内容一览表
历史人文类 (38 档.49%) 历史文化类 17 «
人轲类 11W
名肚古进类 lOffl
社会现实类 (22 28%) 新闻纪实类 10(5
课度ar点类 4格
秦林m丄类 险飞孤....
纪录片作品类
白然地理类 U8 档.23%) 国内素材类 6档
18外索材类 12 W
2.悬疑类消费型纪录栏目的美学特点
2010年,在电视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背景下,纪录 片栏目除了原有的美学特征之外,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趙 势,主要体现为悬疑风格的全面扩散。如果说《发现之 旅》所开创的这种风格还只是限于考古题材,那么在2010 年这种风格已经拓展到近代历史题材和当代民生题材。这 一类型电视栏目的总体美学特点为:讲述人的地位和作用 得到强化;搬演的尺度得到拓展;用详细的创作流程规范 戏剧性叙事策略。
表4 2010年采用愚疑美学风格的电视栏目一览表
制作方
中央电视台
北京卫视
«大卜大观》《见证发现Z旅》
栏目名称
江西卫视 <传奇故事》《经典传奇》
上海纪实
湖附金鹰 《丁点真相》
第,讲述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强化
祚传统的纪录片栏冃中.只有主持人和记者的概念, 但是在悬疑类纪录栏目中,越来越流行的是讲述人< 讲述
人既非事件的亲历者.也非事杵的调查者,而是在演描室 中故事的复述者,他们在栏目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讲述风格不歷播音式的,而昱
们的併述贯穿整个节目,在一定程J
同期声以及解说词。北京卫视的档案栏目将这种风格 推向了极致.整个栏目是个现场讲故事的独幕貝台剧, 讲述人石凉在1000平方米的摄影棚内.通过翻阅、播放' 展不、聆听、演示等一切可以调动的元素,把一个个档案 故事分解讲给观众听,展示给观众看。观众与其说是在了 解真实的历史,不如说是在欣赏石凍的说书表演c讲述人 开始逐渐成为纟己录片栏冃的传播符号.人们通i寸他们来识
LEGEND OF NATURE
别不同的纪录片栏目。
第二,搬演的尺度得到拓展
K久以来,真实再现和搬演一边被大畳地运用到纪录 片创作中,一边存W界和学界就苴所带来的專实与康构的
Documenfa
探索发现
EXPLORING
边界等问题引发讨论,并存在诸多争议。早年在搬演的尺 度上,中国的纪录片栏目一直比较保守,搬演的手法大多 带有写意性质。而在2010年,悬疑类纪录片栏目的搬演 尺度开始得到了大幅度拓展,已经开始尝试剧情化搬演。 2010年春节《探索•发现》栏目推出了中国首部纪录剧情 片《迷徒》,采用□述实录加搬演的表现手法,邀请《潜 伏》《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热播剧中的专业演员,以郑蕴 侠的生平经历为依据,用剧情化再现、本人访谈相交互的 方式,再现了郑蕴侠曲折的一生。
第三,用详细的创作流程规范戏剧性叙事策略
从2001年开始,几乎所有的纪录片栏目都强调叙事 策略。到了2010年,在悬疑类纪录片中这种趋势开始向 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强调叙事的戏剧性,不断强 化不同于日常生活节奏的情节化冲突;另一方面,这种戏 剧性叙事通过使用规范的节目生产表格固定下来,强调的 不再是编导的艺术创新,而是整体栏目水准的一致和规模 化的生产效应。上海纪实频道的《档案》栏目强调从"作 品”到"产品”转变,要求制作机构先写出文稿,然后再 按照文稿进行创作。《档案》的项目经理将文稿的写作模 式总结为"一个引子,两段导视,三到四处落实,四至五 次主持人串联,留(六)个悬念或陈述结局”,所有的节 目都按照这一框架进行创作,用标准化工业生产的方式保 证了栏目的品质和风格特点的一致。
3.纪录片栏目传播特点
在日趋纷乱、喧哗的媒介市场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规 模化传播效应,2010年大部分电视机构倾向于将周播的纪 录片栏目调整为日播纪录片栏目,加大纪录片栏目的传播 频率;而栏目内部的节目也同样采用系列化的制作和播出 模式,强化播出的规模效应和作品概念。在频道整体传播 上,栏目和栏目之间曾经泾渭分明的界限被打破,更强调
"大板块、主题化”的大时段编排思路,用节目集群来形 成规模化的收视效应。
纪录片日播栏目开始增多。传统的纪录片栏目由于更 强调美学品质或时间痕迹,所以制作周期会比较长,大多 以周播的形式出现。然而在2010年的栏目版图上,比较有 影响力的纪录栏目都以日播的形式出现,在78档栏目中日 播栏目约占70%,周播栏目占30%o由此可见,在频道激 增、栏目膨胀的现代传播生态里,一周一次的传播频率已 经不能够带来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与中国电视剧 恶性竞争多集联播类似,部分纪录片栏目的低水平制作高 频次播出的恶性膨胀已经出现。
为了获得稳定的观众群,中国的纪录片栏目纷纷采用 了加大播出频率的传播策略,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新 问题。中国纪录片创作力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纪录 片的投资力度也没有大幅度提升,有限的人力和财力如何 能够应对翻倍的播出量,这成为新语境下中国纪录片栏目 运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新的传播方式将催生新的栏自管 理体制、节目生产方式以及效果评价体系。
中国电视已经进入了频道传播时代,一档栏目依靠自 身的传播已经很难产生轰动效应,它们需要在频道品牌的 统领下形成一个集团力量,共同占领频道的时段,以此锁 定观众的注意力,形成规模化传播效应。以频道为中心的 传播思路将对传统的以栏目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形成巨大的 冲击,栏目的定位和风格将越来越多地受到频道整体编排 的影响。
三、中国纪录片栏目管理的基本情况
随着中国纪录片栏目从艺术作品向工业产品的过渡, 虽然以制片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依然占有绝对的主体地
亲历
位,但是委托制作的比例开始上升,一些能够兼顾文化品 质和经济效益的纪录片栏目开始尝试在制片人框架里引入 项目管理机制,从而形成了更为多元化的管理方式。
1.以制片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以制片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制片人中心制是20世纪 9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种栏目管理模式,最传统的制片人中 心制是指栏目在制片人的统筹管理下,栏目编导自己完成 所有的节目,属于一种自给自足的体系。以中央电视台为 代表的、以自制自播为主要制播模式的电视机构依然采用 这种传统的栏目管理模式。
在制片人中心制框架下引入项旦管理随着中国大部 分纪录片栏目从周播走向日播,原有制片人体制下的编导 已经不能够完成所有的节目制作,因此一些栏目开始委托 具有纪录片创作经验的社会制作公司和独立制作人来完 成,在传统的制片人中心制的框架下引入项目管理机制。 如《探索•发现》《档案》等比较有影响力的纪录栏目都 开始采用这种模式,它是未来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运 营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纪录片栏目,其具体操作方式也 有一些差异。
A.运行周期较长的纪录片栏目管理
以记录时代变迁为己任,纪录片栏目往往有着厚重的 历史价值。但是随着电视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全线推进,这 种栏目在电视机构的生存日益艰难,因此,《百姓故事》 停播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管理模式与工 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与《百姓故事》齐名的 上海纪实频道的《纪录片编辑室》则转变了管理方式,积 极引入国际通用的PITCHING (预案竞标)方式,面向社 会招标纪录片项目。一集一个小时的片子,频道会给遴选 出的导演提供2万至15万元的制作费用,不少独立制作人 通过竞标和栏目进行合作。这样的管理方式既大量节约了
R1 视点.Viewpoint
栏目的运营成本,同时也保证了节目的制作周期和艺术品 质,打造了频道的品牌形象,并且培养了中国纪录片的创 新型人才,可谓一举多得。
B.日播类纪录片栏目管理
日播类纪录片栏目同偏向于深度发掘的纪录片栏目完 全不同,它更强调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更偏向于经济效 应而不是文化效应,因此这一类栏目需要引入工业化的生 产机制,要有更为明晰的项目管理流程和栏§质量的控制 体系。
较早实行这种工业化管理模式的是凤凰卫视的《凤凰 大视野》栏目,这个2004年创办的日播栏目一年的制作 费用为六七百万,平均每集三万,但是每年通过独家冠名 和广告收入可达一亿。之所以能够成为如此成功的纪录片 栏旦,除了凤凰卫视所特有的话语空间外,栏目管理在控 制成本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凤凰大视野》没 有专门设置栏目组,节目的选题甄选、文稿审核、委托制 作及经费发放都由执行台长刘春把关,制片人负责每期节 目从策划、制作过程到后期的质量全程监督,而具体完成 片子的编导则依靠凤凰卫视的其他栏目或者是精悍、灵活 的独立公司制作。这样的制作模式好处在于,《凤凰大视 野》栏目作为一个只负责播出的窗口,用委托关系代替了 长期合同,避免了制片人中心制所带来的员工劳资福利、 养老计划等,降低了制作成本。
上海纪实频道的《档案》栏目也采用了相似的策略, 他们通过与社会上有实力的制作公司合作解决制作人员不 足的问题。但他们并不是把节目完全委托给制作公司来完 成,而是将栏目组内成熟的编导培养成项目管理者,让他 们参与到制作公司的节目策化,监控流程、质量、经费等 各个环节,对节目的生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现在 《档案》栏目的一名项目负责人从原来的一年完成10档节 目的编导,成长为一年可以监制50档甚至更多节目的项目
管理者。
2.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源于民营公司,最初这些民 营公司通过承接一个个项目,主要是承制电视台各个栏目 的部分节旦获得资金。后来随着中国纪录片市场的逐渐打 开,它们开始拓展业务,并日益形成以项目为依托的管理 模式,通过各种项目的复合运作将纪录片资源的经济价值 最大化,并不断完善纪录片的产业链。
2010年6月大陆桥传媒有限公司开始与河南法制频道 合作栏目剧《罪与罚》,第一季《直击死刑犯》投入市场 后,反应很好,于是决定做成365期的法制栏目剧。除此 之外,大陆桥还积极与海外市场合作,从《罪与罚》素材 中提炼出的《死刑犯》,BBC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并有意 购买。这种项目化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方式更符合市场经济 的规律,它提高了纪录片资源的利用率和流通速度,并不 单纯依靠电视播出来实现其价值。虽然这种栏目管理模式 在中国纪录片栏目中所占的比例还不是很大,但它是未来 中国纪录片市场化运作可供借鉴的一种管理模式。
四、纪录片栏目传播效果
2010年,纪录片栏目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整体处于 较低水平,传播效果比较有限。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据央 视-索福瑞31省会城市收视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电 视台各纪录片栏目的平均收视率均在0.7%以下,较2009 年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他各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平 均收视率多在0.1 %以下低位徘徊。由于纪录片栏目的收 视率和收视份额更多受到播出平台和播出时段的影响,因 此,并不能精确反映栏目的制作水准,但仍能在数据走向 上反映出目前的制作潮流(本文所指的栏目平均收视率均 为31城市栏目首播平均收视率)。
由于中国纪录片栏目的覆盖区域区隔很大,因此无法
进行横向比较,课题报告沿用2009年的分析角度,将纪录 片栏目根据播出平台的不同,分为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 和地面频道播出三个范畴分别描述。
 
4 001
3 00*
2 001
1 001
S 001
一更2・»历・ 一更s・ Go -Httw
-da-一«wx*一 klr人 an as
见》
—2
is
3EBD
图3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收视成绩
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整体竞争实力尚可。据央 视-索福瑞31省会城市收视调查数据显示,已经停播的 《见证》《百姓故事》由于播出时段偏僻等原因平均收 视率很低外,其他栏目的平均收视率都在0.2%以上。其 中,收视表现较好的有《看见》(平均收视率0.66% )、 《天下大观》(平均收视率0.59%)、《讲述》(平均收 视率0.55% )、《走近科学》(平均收视率0.5% )等, 其中部分纪录片栏目收视较2009年下滑明显,如《天下大 观》的下滑幅度为38%,《讲述》的下滑幅度为15%。 新开播的《看见》收视表现最为突出,覆盖地区同时段 (周一至周五13:10—13:42 )排名第1位,竞争力较强。 科教频道新开播的《地理中国》(平均收视率0.25% )、
《自然传奇》(平均收视率0.39%),表现尚可。总体来 讲,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播出效果呈现以下特点:纪 实类、短纪录片栏目或形态较新的栏目收视较好,如《看 见》《走近科学》《讲述》《天下大观》等,其中,《走 近科学》《讲述》在覆盖地区同时段排名第13位,在电 视剧的主要播出时段它们的竞争力也不可小觑。长纪录 片栏目中收视表现较好的有《探索•发现》(平均收视率 0.44%,覆盖地区同时段排名第15位)、《天网》(平均 收视率0.41 % )、《走遍中国》(平均收视率0.41 % ), 其题材、风格和讲故事手法都很鲜明,都是消费型纪录片 的典型代表。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体 育人间》表现突出,平均收视率0.37%,在覆盖地区同时 段(每周一 18:35 )排名第7位。
2010年,地面频道中收视表现较好的是《真实》
(重庆地区首播平均收视率0.79% )和《纪录重庆》(重 庆地区首播平均收视率0.65% ),较2009年有很大突破, 表现抢眼。
当然,就纪录片传播效果而言,收视率仅仅是一项评 估指标,其影响力和美誉度也是重要元素。
aa卫W中文・"»■大ttBx
■皮卫・Kles
■*卫硯 ans
汀8卫・
内 ana 卫IScllMtsg ・
«侔卫s
H*■卫權M血*中AU 芳9卫a 人・ 处M卫«
-SMR«^ss ・ 云執卫VSIX*?
■■■rm甲
图4 省级卫视纪录片栏目收视成绩
五、2010年中国纪录片栏目的问题和发 展变化
2010年中国的纪录片栏目虽然整体发展平稳,但是 原有的栏目管理和传播模式已经开始逐渐不适应现代化工 业大生产的需求。中国纪录片栏目从管理体制、制作力 量、栏目类型到传播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在稳中求变。
1.在体制上,制播分离是发展趋势
中国制片人制度是在电视栏目制播一体化的历史条件 下建立的一种管理体制,它将创作人员固定在栏目的范围 内,不倡导人才的流动,同时也不重视栏目的市场流通与 交换,以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作为衡量标准。这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不失为一种良性的管理方式,但是随着整个 社会环境的变化,电视机构开始越来越强调纪录片栏目的 产量和收视率,如果再按照自给自足的栏目管理方式,不 管是消费型还是传统的长纪录片栏目都无法获得足够的生 存空间。
在2010年,许多纪录片栏目已经开始突破传统栏目 的思维限制,越来越多地把节目交给社会机构来制作。 2010年开播的辽宁北方频道和2011年开播的中央电视台 纪录频道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纪录片栏目制作模式,将自 己定位于播出平台。未来的电视纪录片栏目将逐步改变制 作、播出、管理三位一体的模式,栏目更多的是作为一个 播出平台而存在,其制作功能将会向专业的纪录片内容生
Documen 询
讲处
产商转移,而管理功能则会向频道集中,制作和播出分离 是发展趋势。
与此相适应的是,未来的纪录片人才也会向两个维 度发展:播出机构将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管理者,负 责从创意到最后验收的各个环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项目 负责人。制作机构需要专业的内容生产者,他们按照模式 要求加工各种类型的纪录栏目或节目,成为具有深厚专业 素养的内容生产者。
但是从中国的现状来看,播出机构的资源优势明显 高于制作机构,从委托制作到公平合作还有遥远的距离, 而真正的市场则要求公平合作,自由选择。
2.在栏目类型上,消费型和审美型电视纪录片栏目 逐步分离
与新闻和娱乐栏目不一样,纪录片栏目有着自己特 殊的属性。消费型的纪录片栏目和审美型纪录片栏目,不 管在制作方式上还是资金回收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2010年,中国发展得最好的是消费型纪录片类型,这一 类型的纪录片栏目在工业化生产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
索,并且创造了很好的收视成绩,开创了纪录片栏目新的 增长点。
与此同时,高品质的文化类纪录栏目和严肃沉重的社 会现实类纪录栏目则日趋边缘化。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语境 下,社会心理和时代潮流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传统 的栏目化管理和制作模式也已经无法适应这种类型纪录片 的发展。作为高成本、高品质的高端纪录片,除了栏目播 出的一次性消费外,必定要开拓更加多元化的融资和销售 渠道才能进行良性循环。同时,在评价体系上,也不能单 纯依赖收视率指标。对于高端产品来说,多次传播与多重 市场回收是必要的,其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需要足够的空间 和时间支撑。
纪录片栏目类型多样化是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内在要 求,也是媒介过剩时代节目细分的必然选择。
3. 在制作力量上,制作公司发展空间广阔,但发展路 径尚待探索
2010年中国有6个纪录片频道,再加之其他频道的纪 录片栏目,纪录片播出平台迅速增长。但与之对应的是, 中国纪录片的制作力量不仅没有大幅增长,还有日益萎缩 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纪录片的投资主体依然是各个电 视机构,它们往往以栏目为制作和管理单位,自我消化制 作经费,纪录片的市场空间狭窄。加之中国纪录片尚未形 成行业标准,纪录片的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制作价格与文化 价值,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目前,迅速增加的播出平台 意味着需求的旺盛,制作机构面临新的机遇。但是,制作 公司往往没有版权,利润空间稀薄,发展路径还不明晰。
4. 在传播上,栏目的跨区域流动将会増加
2010年上海纪实频道的《档案》整栏目输出,这是一 个颇有历史意味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纪录片栏目开始市场 化流动。在此之前,只有个别节目能够进行市场买卖,以 栏目为单位的市场行为还不多见。同时,它也预示着信号 覆盖的有限性未来会成为地面频道同卫星频道竞争的优势 所在。
一个内容供应商可以将同一栏目卖到不同的地面频 道,而从多个地面频道回收来的资金又可以扩大再生产, 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经营思路。因此未来地方频道将更多 地成为播出机构,而精良的制作力量将集中于专业的内容 供应商,打破当下低端制作、无效传播的恶性循环,进一 步优化资源配置,拉动市场。
(木文系北京他大摆FI左科研基金项II ( 2009AB-10 )
* >|>|«|纪录片发展模型研究"成!R )
公司宣传片拍摄-版权信息
公司宣传片拍摄-
虚拟演播室拍摄 三维动画制作 MG动画制作 影视视频制作 企业宣传片制作 公司宣传片拍摄 天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天津市西青区王顶堤商贸城58众创 本站视频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津ICP备14005706号-1

友情链接: 赚客吧 企业广告片拍摄 活动策划 企业宣传片制作 年会活动策划 广告片拍摄制作 动画制作 多媒体企业展厅 影视视频拍摄制作 广告策划公司 MV拍摄制作 企业宣传片制作 天津活动策划 设计制作公司 虚拟演播室 中国家居网 短视频运营 动画制作公司 广告片制作公司 活动拍摄 VR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