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水平的“创意”可以在产品一上市就吸引眼球,从而帮助品牌引爆市场。广告片一种视听双重艺术,一则成功的的电视广告,首先是在视觉形象上给人以强烈的刺激,才能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运用夸张的形象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以达到激发其浅层的物质需求和深层的精神需求的目的。纪录片一部6—8分钟的形象片只需投入5万—20万元左右,比较百万的广告片制作投入要节省许多经费,且播出费亦比硬性广告片便宜许多。形象片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电视纪实手法,对企业的整体形象,如发展历程、企业管理、技术实力等各个方面,给予集中而深入的展示。一个创意如果足够好,足够吸引人,足够有意义,最终会升华形象片的亮点,赋予其深刻的内涵。
那么,需要一个超人类的大脑,才能想出超强的点子吗?创造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有规矩要遵守。
当大多数公司开无数个没完没了的头脑风暴会,探讨如何将创意植入品牌,却无法控制时,他们缺的不是创意头脑,而是模板化的方法论。
事实上,大部分的创意都只需我们要在自己本来就是事物上加入某种因子便可以通过生成。小编今天向大家进行介绍以下几种生成创意的方法:
创造性等式:原始生物x因素=创造性
“X因素=时空转换”
时间转换
将流行元素与历史融为一体。
历史不会重演,但在人类的心目中,总是有一个如果。
放置在未来:使用后呈现结果。
抽象的结果,很难激起学生受众的热情,对于企业品牌,需要我们做的是把用户使用后的A体验方式展现自己出来。
空间转换:
超现实主义: 现实中不存在的设计场景
梦想、超级科技和卡通形象的结合可以创造出超现实的场景。对于观众来说,因为超现实主义不常见,更容易形成认知。
融合悖论: 把两个对立面放在一起
火和水,蛋壳,钢铁,巨大和微小的物体,它们彼此对立,是传统意义上的两个层次的东西。他们只会在很远的地方面对面,却无法融合。
建立社会联系:联系起本不了解相关的事物
形象,即寻找品牌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广泛应用于品牌标志、口号创意。比如: 玛莎拉蒂的三叉戟,法拉利的马徽等等。
总之,创造力的创造绝不是偶然的,要达到惊人的效果,必须遵循“时空转换”的规律。